论著

  • 新西兰白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实验研究

    邓方阁;王静;周大治;江梅;郑侠;吴贤生;黄威;周志彪;

    目的:通过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造模探讨炎症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新西兰大白兔9只,于其股三角区局部分离股静脉,均以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假手术侧。无齿血管夹暂时阻断血流、股静脉局部注入脂多糖、30 min后去血管夹、逐层缝合皮肤,并将实验兔分为外科小夹板固定组(n=5)和非固定组(n=4)两组。造模72 h后进行血管加压超声检测确定栓塞的情况,检测结束后处死兔,迅速取实验段的股静脉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除固定组1只兔于60 h后死于肺栓塞外,其余8只兔存活;血管超声检测8只兔实验侧可见明确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形成;病理学HE检测显示所有兔的实验侧股静脉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炎细胞浸润,除固定组1只兔未形成血栓形成外,8只兔实验侧均可见明显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均未见血栓形成及炎细胞浸润。固定组与非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血栓形成的最直接原因,股静脉单纯注射脂多糖可以导致血栓形成。

    2015年01期 v.43;No.20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 新西兰白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实验研究

    邓方阁;王静;周大治;江梅;郑侠;吴贤生;黄威;周志彪;

    目的:通过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造模探讨炎症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新西兰大白兔9只,于其股三角区局部分离股静脉,均以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假手术侧。无齿血管夹暂时阻断血流、股静脉局部注入脂多糖、30 min后去血管夹、逐层缝合皮肤,并将实验兔分为外科小夹板固定组(n=5)和非固定组(n=4)两组。造模72 h后进行血管加压超声检测确定栓塞的情况,检测结束后处死兔,迅速取实验段的股静脉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除固定组1只兔于60 h后死于肺栓塞外,其余8只兔存活;血管超声检测8只兔实验侧可见明确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形成;病理学HE检测显示所有兔的实验侧股静脉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炎细胞浸润,除固定组1只兔未形成血栓形成外,8只兔实验侧均可见明显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均未见血栓形成及炎细胞浸润。固定组与非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血栓形成的最直接原因,股静脉单纯注射脂多糖可以导致血栓形成。

    2015年01期 v.43;No.20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 AP与TP方案在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张洁霞;蔡迪;李时悦;占杨清;周承志;秦茵茵;欧阳铭;

    目的:探讨AP(培美曲塞+顺铂)和TP(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对EGFR-TKIs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2例EGFR-TKIs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AP组(培美曲塞+顺铂)和TP组(多西紫杉醇+顺铂),每组各116例。根据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RR、DCR)、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TP组和AP组有效率、自靶向药物进展后总生存期分别为34.5%和24.1%、12.4个月和1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和AP组PFS分别为8.0个月和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A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总生存期、PFS分别为12.0和9.0个月、6.5和5.6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为14和8.8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T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PFS分别为8.0和6.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和TP方案对EGFR-TKI靶向治疗耐药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相似;吸烟者疗效较不吸烟者差。

    2015年01期 v.43;No.20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AP与TP方案在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张洁霞;蔡迪;李时悦;占杨清;周承志;秦茵茵;欧阳铭;

    目的:探讨AP(培美曲塞+顺铂)和TP(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对EGFR-TKIs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2例EGFR-TKIs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AP组(培美曲塞+顺铂)和TP组(多西紫杉醇+顺铂),每组各116例。根据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RR、DCR)、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TP组和AP组有效率、自靶向药物进展后总生存期分别为34.5%和24.1%、12.4个月和1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和AP组PFS分别为8.0个月和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A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总生存期、PFS分别为12.0和9.0个月、6.5和5.6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为14和8.8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T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PFS分别为8.0和6.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和TP方案对EGFR-TKI靶向治疗耐药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相似;吸烟者疗效较不吸烟者差。

    2015年01期 v.43;No.20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大鼠毒性的保护作用

    刘晓凤;姜顺军;梁峰华;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二步灌流法"制备大鼠原代肝细胞,给予40μmol/L的环磷酰胺造成脂质过氧化模型,然后给予三剂量(50、100及150μmol/L)的黄芪多糖,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PBS,继续培养24 h,测定培养基上清生化、细胞内氧化及抗氧化指标,并评价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相对于对照组,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转氨酶(ALT,AST)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5年01期 v.43;No.201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大鼠毒性的保护作用

    刘晓凤;姜顺军;梁峰华;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二步灌流法"制备大鼠原代肝细胞,给予40μmol/L的环磷酰胺造成脂质过氧化模型,然后给予三剂量(50、100及150μmol/L)的黄芪多糖,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PBS,继续培养24 h,测定培养基上清生化、细胞内氧化及抗氧化指标,并评价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相对于对照组,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转氨酶(ALT,AST)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5年01期 v.43;No.201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余湘宁;黄宇辉;王晓冬;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曲美他嗪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检测患者循环血中血浆Nt-pro BNP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判定疗效。6 min步行实验观察患者运动耐量。结果:与心功能Ⅲ级患者比较,Ⅳ级患者循环血中Nt-pro BNP的浓度明显增高[(1485.46±235.43)pg/m L vs(785.38±217.45)pg/m L,P<0.05]。治疗4周后,4组患者循环血中Nt-pro 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参数较入院时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最为明显(P<0.01)。血浆Nt-pro BNP水平与LVES、LVED呈正相关(r=0.378,0.463,P<0.05),与LVEF、FS、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524,-0.324,-0.284,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更大程度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循环血中的Ntpro BNP表达水平及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

    2015年01期 v.43;No.20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余湘宁;黄宇辉;王晓冬;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曲美他嗪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检测患者循环血中血浆Nt-pro BNP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判定疗效。6 min步行实验观察患者运动耐量。结果:与心功能Ⅲ级患者比较,Ⅳ级患者循环血中Nt-pro BNP的浓度明显增高[(1485.46±235.43)pg/m L vs(785.38±217.45)pg/m L,P<0.05]。治疗4周后,4组患者循环血中Nt-pro 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参数较入院时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最为明显(P<0.01)。血浆Nt-pro BNP水平与LVES、LVED呈正相关(r=0.378,0.463,P<0.05),与LVEF、FS、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524,-0.324,-0.284,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更大程度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循环血中的Ntpro BNP表达水平及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

    2015年01期 v.43;No.20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新斯的明拮抗银环蛇毒素对大鼠膈肌张力的影响

    陈少英;李燕;梁子敬;梁庆;刘荣;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对经银环蛇毒处理后的离体膈肌肌条张力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膈肌制成实验用膈肌肌条,连接并固定于高精度张力换能器,通过桥式放大器由8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经银环蛇毒处理后的膈肌给予生理盐水、不同浓度(1、3、10μmol/L)新斯的明,在不同时间段(5、10、15、30、60min)张力大小。结果:10 min后,1和3μmol/L浓度新斯的明组较对照组的肌力均有所恢复,但仅10μmol/L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 min时,3μmol/L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新斯的明浓度增加,肌力恢复程度增加,且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能增加经银环蛇毒处理后的大鼠膈肌肌条的张力,且疗效与剂量有关系。

    2015年01期 v.43;No.20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新斯的明拮抗银环蛇毒素对大鼠膈肌张力的影响

    陈少英;李燕;梁子敬;梁庆;刘荣;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对经银环蛇毒处理后的离体膈肌肌条张力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膈肌制成实验用膈肌肌条,连接并固定于高精度张力换能器,通过桥式放大器由8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经银环蛇毒处理后的膈肌给予生理盐水、不同浓度(1、3、10μmol/L)新斯的明,在不同时间段(5、10、15、30、60min)张力大小。结果:10 min后,1和3μmol/L浓度新斯的明组较对照组的肌力均有所恢复,但仅10μmol/L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 min时,3μmol/L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新斯的明浓度增加,肌力恢复程度增加,且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能增加经银环蛇毒处理后的大鼠膈肌肌条的张力,且疗效与剂量有关系。

    2015年01期 v.43;No.20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甘草酸苷对银屑病大鼠的作用

    黄瑛;卿朝辉;罗卫芳;蒋淑明;潘慧宜;鲁义;尧新华;马万里;

    目的:观察甘草酸苷对银屑病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体质量180~210 g,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形成雌激素期阴道上皮银屑病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对照组、甘草酸苷1 mg组、甘草酸苷2 mg组和甘草酸苷4 mg组。上述4组分别于大鼠腹腔注入生理盐水、甘草酸苷1、2和4 mg。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情况,计数300个基底细胞中的有丝分裂数,计算有丝分裂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甘草酸苷1 mg组、甘草酸苷2 mg组和甘草酸苷4 mg组的有丝分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和IL-10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苷具有抑制银屑病大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含量增高有关。

    2015年01期 v.43;No.20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甘草酸苷对银屑病大鼠的作用

    黄瑛;卿朝辉;罗卫芳;蒋淑明;潘慧宜;鲁义;尧新华;马万里;

    目的:观察甘草酸苷对银屑病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体质量180~210 g,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形成雌激素期阴道上皮银屑病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对照组、甘草酸苷1 mg组、甘草酸苷2 mg组和甘草酸苷4 mg组。上述4组分别于大鼠腹腔注入生理盐水、甘草酸苷1、2和4 mg。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情况,计数300个基底细胞中的有丝分裂数,计算有丝分裂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甘草酸苷1 mg组、甘草酸苷2 mg组和甘草酸苷4 mg组的有丝分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和IL-10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苷具有抑制银屑病大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含量增高有关。

    2015年01期 v.43;No.20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关于统计学处理的描述及表格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一、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统计学》第5版,报告统计学检验的结论时,对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水准(一般为0.05)的情况,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写明P的具体数值或相应的不等式,不再采用将P<0.05描述为"差异有显著意义(或差异有显著性)"、将P<0.01描述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表达方法。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时,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表格中用角码注明P值时,请说明谁与谁比较。

    2015年01期 v.43;No.20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本刊关于统计学处理的描述及表格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一、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统计学》第5版,报告统计学检验的结论时,对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水准(一般为0.05)的情况,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写明P的具体数值或相应的不等式,不再采用将P<0.05描述为"差异有显著意义(或差异有显著性)"、将P<0.01描述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表达方法。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时,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表格中用角码注明P值时,请说明谁与谁比较。

    2015年01期 v.43;No.20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本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为维护本杂志社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两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期刊编辑部作出说明。(2)如一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

    2015年01期 v.43;No.201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本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为维护本杂志社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两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期刊编辑部作出说明。(2)如一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

    2015年01期 v.43;No.201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医学新闻

  •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丙肝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正>据新华网报道,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日前发布中国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多态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丙肝及其危害缺乏认知,有60%的丙肝患者感染了病毒却不自知,15%的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魏来介绍,在中国约有100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若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及时、正确、合理的抗病毒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现有普遍使用的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当前丙肝防

    2015年01期 v.43;No.20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丙肝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正>据新华网报道,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日前发布中国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多态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丙肝及其危害缺乏认知,有60%的丙肝患者感染了病毒却不自知,15%的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魏来介绍,在中国约有100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若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及时、正确、合理的抗病毒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现有普遍使用的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当前丙肝防

    2015年01期 v.43;No.20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醒酒护肝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正>据医学论坛网报道,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李庆德等研究发现醒酒护肝口服液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研究者们选取建立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监测血中乙醇浓度,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对乙醇清除速率的作用;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指数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的护肝作用。结果显示,醒酒护肝口服液组小鼠血中乙醇代谢速率加快,浓度降低;药物组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AST、ALT、肝损伤评分

    2015年01期 v.43;No.201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醒酒护肝口服液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正>据医学论坛网报道,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李庆德等研究发现醒酒护肝口服液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研究者们选取建立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监测血中乙醇浓度,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对乙醇清除速率的作用;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指数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的护肝作用。结果显示,醒酒护肝口服液组小鼠血中乙醇代谢速率加快,浓度降低;药物组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AST、ALT、肝损伤评分

    2015年01期 v.43;No.201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美研究显示:慢阻肺误诊现象普遍

    <正>据医学论坛网报道,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官方期刊《胸腔》(Chest)发布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肺功能检查无气道阻塞的患者常被错误地处方吸入疗法。接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诊断的患者在缺乏有关诊断时接受持续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项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医院为期5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约5000例病例甄别为COPD的患者首次接受了肺功能检查。在肺功能检查前2年,3209例患者已经被处方了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大多被反复处方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或被处方至少一次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激素而在肺功能检查中,仅有的患者表现有气道阻

    2015年01期 v.43;No.201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美研究显示:慢阻肺误诊现象普遍

    <正>据医学论坛网报道,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官方期刊《胸腔》(Chest)发布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肺功能检查无气道阻塞的患者常被错误地处方吸入疗法。接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诊断的患者在缺乏有关诊断时接受持续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项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医院为期5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约5000例病例甄别为COPD的患者首次接受了肺功能检查。在肺功能检查前2年,3209例患者已经被处方了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大多被反复处方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或被处方至少一次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激素而在肺功能检查中,仅有的患者表现有气道阻

    2015年01期 v.43;No.201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最有效戒烟疗法:先验血后戒烟

    <正>据新华社电英国新一期《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1月12日刊载报告说,通过验血测定吸烟者体内分解代谢尼古丁的效率,可帮助选择最有效的戒烟疗法,提高戒烟成功率。此前研究显示,吸烟者代谢尼古丁的效率会影响到戒烟成功率。为进一步探明这一代谢效率对不同戒烟疗法效果的影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征集了1246名试图戒烟者,其中尼古丁代谢效率较高者和较低者基本各占一半。在为期11周的戒烟治疗中,这些人被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尼古丁贴片,一组服用非尼古丁替代药物伐尼克兰,一组只

    2015年01期 v.43;No.201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最有效戒烟疗法:先验血后戒烟

    <正>据新华社电英国新一期《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1月12日刊载报告说,通过验血测定吸烟者体内分解代谢尼古丁的效率,可帮助选择最有效的戒烟疗法,提高戒烟成功率。此前研究显示,吸烟者代谢尼古丁的效率会影响到戒烟成功率。为进一步探明这一代谢效率对不同戒烟疗法效果的影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征集了1246名试图戒烟者,其中尼古丁代谢效率较高者和较低者基本各占一半。在为期11周的戒烟治疗中,这些人被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尼古丁贴片,一组服用非尼古丁替代药物伐尼克兰,一组只

    2015年01期 v.43;No.201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美研究称城市人并不更易患哮喘

    <正>据新华网报道,通常认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更容易患哮喘。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城市人和农村人面临的哮喘风险并无明显区别,而贫穷也是重要的哮喘风险因素。城市人更易患哮喘这一观点出现在约50年前,许多专家认为城市内的污染、蟑螂、霉等过敏原以及室内烟尘会增加儿童患哮喘风险。但最新研究提出,这些风险因素已不再是城市所独有。这项1月20日发表在美国《变应和临床免疫学杂志》上的研究调查了2.3万多名、6岁至17岁的美国孩子。调查显示,

    2015年01期 v.43;No.201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美研究称城市人并不更易患哮喘

    <正>据新华网报道,通常认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更容易患哮喘。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城市人和农村人面临的哮喘风险并无明显区别,而贫穷也是重要的哮喘风险因素。城市人更易患哮喘这一观点出现在约50年前,许多专家认为城市内的污染、蟑螂、霉等过敏原以及室内烟尘会增加儿童患哮喘风险。但最新研究提出,这些风险因素已不再是城市所独有。这项1月20日发表在美国《变应和临床免疫学杂志》上的研究调查了2.3万多名、6岁至17岁的美国孩子。调查显示,

    2015年01期 v.43;No.201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策略项目启动

    <正>据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年12月28日报道,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中国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策略与胃癌防控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感染、肿瘤、临床、流行病学、人群干预现场、慢病和合理用药领域的21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建中研究员担任会议主持。本次会议的议题为:1在中国开展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策略的条件是否成熟;2确定干预开展的优先顺序;3是否可首先进行以县为单位的人群干预试点;4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的卫生经济学分析及项目纳入方式;5是否具备幽门螺杆菌人群

    2015年01期 v.43;No.20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策略项目启动

    <正>据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年12月28日报道,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中国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策略与胃癌防控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感染、肿瘤、临床、流行病学、人群干预现场、慢病和合理用药领域的21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建中研究员担任会议主持。本次会议的议题为:1在中国开展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策略的条件是否成熟;2确定干预开展的优先顺序;3是否可首先进行以县为单位的人群干预试点;4幽门螺杆菌人群干预的卫生经济学分析及项目纳入方式;5是否具备幽门螺杆菌人群

    2015年01期 v.43;No.20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多吃全谷物有助降低死亡率

    <正>美国和新加坡联合研究显示,无论其他膳食或生活方式因素,较高的全谷物摄入量与较低的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相关。论文1月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内科学》(JAMAInternM ed)。研究者从2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纳入74 341名女性和43 744名男性,基线时均无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评估全谷物摄入与总体死亡率及因CVD和癌症死亡间相关性。结果为,在随访2 121 006人年期间,共发生26 920例死亡。校正年龄、吸烟状况、体质指数、运动等后,较高的全谷物摄

    2015年01期 v.43;No.201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多吃全谷物有助降低死亡率

    <正>美国和新加坡联合研究显示,无论其他膳食或生活方式因素,较高的全谷物摄入量与较低的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相关。论文1月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内科学》(JAMAInternM ed)。研究者从2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纳入74 341名女性和43 744名男性,基线时均无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评估全谷物摄入与总体死亡率及因CVD和癌症死亡间相关性。结果为,在随访2 121 006人年期间,共发生26 920例死亡。校正年龄、吸烟状况、体质指数、运动等后,较高的全谷物摄

    2015年01期 v.43;No.201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科学家发现发育障碍相关基因

    <正>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自然》在线发表了英国研究人员新发现的与发育障碍相关的基因,这些发育障碍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缺陷、癫痫和智力障碍。有着严重发育障碍的孩子一半以上都无法进行相关的基因诊断,这些新发现的基因增加了可以诊断的儿童的比例。因为一些发育障碍非常罕见,不会获得单独的临床诊断,又或因为症状变化多样,亦或者很难从极其类似的发育障碍中区分出来,所以发育障碍相关的基因诊断很不容易。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发育障碍的遗传因素,英国惠康基金会桑格研究院

    2015年01期 v.43;No.201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科学家发现发育障碍相关基因

    <正>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自然》在线发表了英国研究人员新发现的与发育障碍相关的基因,这些发育障碍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缺陷、癫痫和智力障碍。有着严重发育障碍的孩子一半以上都无法进行相关的基因诊断,这些新发现的基因增加了可以诊断的儿童的比例。因为一些发育障碍非常罕见,不会获得单独的临床诊断,又或因为症状变化多样,亦或者很难从极其类似的发育障碍中区分出来,所以发育障碍相关的基因诊断很不容易。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发育障碍的遗传因素,英国惠康基金会桑格研究院

    2015年01期 v.43;No.201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临床研究

  • 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IL-17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詹俊琳;于力;张俊;于生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和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D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并且阐明IL-17参与儿童N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47例,其中,SSNS 20例,SDNS27例,并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培养液上清的IL-17浓度,分析IL-17浓度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SSNS组和SDNS组患儿的ALB、TC、TG、BUN、Scr、β2-MG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17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SDNS组IL-17浓度明显高于SSNS组与对照组(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IL-17浓度与24 h尿蛋白值呈正相关(r=0.949,P<0.01);治疗后SDNS组IL-17浓度下降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值呈正相关(r=0.767,P<0.01)。结论:IL-17在儿童PN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推测IL-17可能是引起NS患儿激素依赖的重要原因,因此监测IL-17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观察儿童PNS疗效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2015年01期 v.43;No.20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IL-17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詹俊琳;于力;张俊;于生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和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D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并且阐明IL-17参与儿童N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47例,其中,SSNS 20例,SDNS27例,并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培养液上清的IL-17浓度,分析IL-17浓度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SSNS组和SDNS组患儿的ALB、TC、TG、BUN、Scr、β2-MG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17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SDNS组IL-17浓度明显高于SSNS组与对照组(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IL-17浓度与24 h尿蛋白值呈正相关(r=0.949,P<0.01);治疗后SDNS组IL-17浓度下降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值呈正相关(r=0.767,P<0.01)。结论:IL-17在儿童PN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推测IL-17可能是引起NS患儿激素依赖的重要原因,因此监测IL-17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观察儿童PNS疗效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2015年01期 v.43;No.20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邓章莉;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维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35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FMD、脂联素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Hb A1c、FBG、TG、CHOL、LDL-C、TNF-α、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维格列汀组治疗后FINS较治疗前增加(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IN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维格列汀组FMD、脂联素增加,TNF-α降低较二甲双胍组明显(P<0.05);二甲双胍组Hb A1c、FBG、血脂下降较维格列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维格列汀可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这种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2015年01期 v.43;No.20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邓章莉;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维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35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FMD、脂联素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Hb A1c、FBG、TG、CHOL、LDL-C、TNF-α、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维格列汀组治疗后FINS较治疗前增加(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IN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维格列汀组FMD、脂联素增加,TNF-α降低较二甲双胍组明显(P<0.05);二甲双胍组Hb A1c、FBG、血脂下降较维格列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维格列汀可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这种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2015年01期 v.43;No.20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质子泵抑制剂对外科应激性溃疡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响

    张婷婷;杨智;苏伟;杨自力;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外科应激性溃疡出血(SUB)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防SUB药物的不同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组(P组,106例)和H2受体拮抗剂(H2RA)组(H组,37例),P组按照PPI用药时间是否超过7 d又分为短期用药组和长期用药组,比较SUB发生率、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H组和P组患者SUB、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死亡率分别为13.5%和15.1%、13.5%和29.2%、(162.8±39.7)d和(148.3±21.7)d、21.6%和28.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中长期用药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SUB、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与使用H2受体拮抗剂者无区别,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超过7 d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高于使用H2受体拮抗剂患者。

    2015年01期 v.43;No.20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质子泵抑制剂对外科应激性溃疡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响

    张婷婷;杨智;苏伟;杨自力;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外科应激性溃疡出血(SUB)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防SUB药物的不同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组(P组,106例)和H2受体拮抗剂(H2RA)组(H组,37例),P组按照PPI用药时间是否超过7 d又分为短期用药组和长期用药组,比较SUB发生率、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H组和P组患者SUB、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死亡率分别为13.5%和15.1%、13.5%和29.2%、(162.8±39.7)d和(148.3±21.7)d、21.6%和28.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中长期用药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SUB、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与使用H2受体拮抗剂者无区别,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超过7 d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高于使用H2受体拮抗剂患者。

    2015年01期 v.43;No.20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纯;张帆;郑洁;何联;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与传统过夜受精对体外受精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于本中心接受短时受精及传统过夜受精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患者。短时受精IVF组共131周期,传统过夜受精IVF组共129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短时受精IVF组与传统过夜受精IVF组患者正常受精(2 PN)率(68.44%vs 68.23%)、(0 PN)率(21.57%vs 21.99%)、(1 PN)率(6.01%vs 6.08%)、(多PN)率(3.97%vs 3.70%)、受精率(85.24%vs 85.21%),卵裂率(96.65%vs 97.21%)、临床妊娠率(46.85%vs 44.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短时受精IVF组胚胎利用率(83.45%vs 77.23%)较常规过夜受精IVF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子利用率,改善胚胎质量从而提高胚胎利用率。

    2015年01期 v.43;No.20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纯;张帆;郑洁;何联;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与传统过夜受精对体外受精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于本中心接受短时受精及传统过夜受精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患者。短时受精IVF组共131周期,传统过夜受精IVF组共129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短时受精IVF组与传统过夜受精IVF组患者正常受精(2 PN)率(68.44%vs 68.23%)、(0 PN)率(21.57%vs 21.99%)、(1 PN)率(6.01%vs 6.08%)、(多PN)率(3.97%vs 3.70%)、受精率(85.24%vs 85.21%),卵裂率(96.65%vs 97.21%)、临床妊娠率(46.85%vs 44.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短时受精IVF组胚胎利用率(83.45%vs 77.23%)较常规过夜受精IVF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子利用率,改善胚胎质量从而提高胚胎利用率。

    2015年01期 v.43;No.20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卿朝辉;尧新华;王保;鲁义;陈陈燕;劳俊铭;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0~68岁,体重50~75 kg,ASAⅠ或Ⅱ级。术后PCIA随机分为两组(n=30):舒芬太尼组(A组)和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组(B组)。两组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自控给药的模式,负荷量:A组为舒芬太尼5μg+昂丹司琼4mg,B组为舒芬太尼5μg+氟比洛芬酯50 mg+昂丹司琼4 mg;持续剂量为2 m L/h,按压剂量为2 m 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液配方:A组为舒芬太尼150μg+昂丹司琼8 mg,B组为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150 mg+昂丹司琼8m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 L。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开始后2(T1)、4(T2)、8(T3)、24(T4)、48 h(T5)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eme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术后镇痛48 h内总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Remesay镇静评分、48 h总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恶心(0%)、呕吐(0%)、头晕(3.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0%、6.8%、26.7%)(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好,且舒芬太尼用量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5年01期 v.43;No.201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卿朝辉;尧新华;王保;鲁义;陈陈燕;劳俊铭;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0~68岁,体重50~75 kg,ASAⅠ或Ⅱ级。术后PCIA随机分为两组(n=30):舒芬太尼组(A组)和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组(B组)。两组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自控给药的模式,负荷量:A组为舒芬太尼5μg+昂丹司琼4mg,B组为舒芬太尼5μg+氟比洛芬酯50 mg+昂丹司琼4 mg;持续剂量为2 m L/h,按压剂量为2 m 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液配方:A组为舒芬太尼150μg+昂丹司琼8 mg,B组为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150 mg+昂丹司琼8m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 L。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开始后2(T1)、4(T2)、8(T3)、24(T4)、48 h(T5)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eme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术后镇痛48 h内总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Remesay镇静评分、48 h总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恶心(0%)、呕吐(0%)、头晕(3.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0%、6.8%、26.7%)(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好,且舒芬太尼用量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5年01期 v.43;No.201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10000步快步走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任强;董南;林如明;孙炎华;宋岸坚;林雪梅;杨春梅;

    目的:评价10 000步快步走对年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收治的60例年轻PCI术后患者随机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接受PCI术后药物常规治疗+10 000步快步走,其中10000步快步走每周5次,每次60~90 min内完成;对照组仅接受PCI术后药物常规治疗。在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采用心肺运动试验获取VO2peak和VO2AT值,同时让两组患者独立填写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计算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等8个维度的得分。结果: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VO2peak值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后2个月干预组VO2peak值和VO2AT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2个月干预组VO2peak和VO2AT值较干预后1个月升高(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BP、GH、SF、MH四个维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SF-36不同维度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10 000步快步走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1期 v.43;No.201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10000步快步走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任强;董南;林如明;孙炎华;宋岸坚;林雪梅;杨春梅;

    目的:评价10 000步快步走对年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收治的60例年轻PCI术后患者随机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接受PCI术后药物常规治疗+10 000步快步走,其中10000步快步走每周5次,每次60~90 min内完成;对照组仅接受PCI术后药物常规治疗。在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采用心肺运动试验获取VO2peak和VO2AT值,同时让两组患者独立填写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计算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等8个维度的得分。结果: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VO2peak值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后2个月干预组VO2peak值和VO2AT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2个月干预组VO2peak和VO2AT值较干预后1个月升高(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BP、GH、SF、MH四个维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SF-36不同维度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10 000步快步走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1期 v.43;No.201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临床实践

  • 地中海贫血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

    李英汉;范小斌;罗燕飞;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2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α型地中海贫血32例、伴β型地中海贫血20例、未伴地中海贫血基因30例。将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Hb A1c、空腹血糖。结果:α型地中海贫血DM组、β型地中海贫血DM组和未伴地中海贫血基因DM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Hb A1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α型与β型地中海贫血DM组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型、β型地中海贫血DM组与未伴地中海贫血基因DM组患者的Hb A1c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β型地中海贫血DM患者的Hb A1c检测未能正确反映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能作为血糖监测有效评价指标。

    2015年01期 v.43;No.20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地中海贫血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

    李英汉;范小斌;罗燕飞;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2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α型地中海贫血32例、伴β型地中海贫血20例、未伴地中海贫血基因30例。将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Hb A1c、空腹血糖。结果:α型地中海贫血DM组、β型地中海贫血DM组和未伴地中海贫血基因DM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Hb A1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α型与β型地中海贫血DM组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型、β型地中海贫血DM组与未伴地中海贫血基因DM组患者的Hb A1c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β型地中海贫血DM患者的Hb A1c检测未能正确反映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能作为血糖监测有效评价指标。

    2015年01期 v.43;No.20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Narcotrend指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喉罩置入时机的影响

    江鹏;邱柳基;黄惠彬;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Narcotrend指数(NT值)指导喉罩置入时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6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ASAⅠ或Ⅱ级,经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喉罩置入即刻NT值分为三组:64~57组(Ⅰ组)、56~37组(Ⅱ组)、﹤36组(Ⅲ组),每组20例。观察患者置管条件和置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Ⅰ组患者喉罩置入时,患者张口度差、呛咳及体动等麻醉过浅反应明显多于Ⅱ、Ⅲ组,置管后患者血压、心率较置管前显著升高(均P<0.05)。Ⅲ组患者置管前后血压及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Ⅰ、Ⅱ组患者,超过半数患者需要使用麻黄素和阿托品,同时15例出现呼吸抑制,发生例数显著高于Ⅱ、Ⅲ组(均P<0.05)。结论:NT值为56~37时,患者的置管条件较好、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是喉罩置入合适时机。

    2015年01期 v.43;No.20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Narcotrend指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喉罩置入时机的影响

    江鹏;邱柳基;黄惠彬;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Narcotrend指数(NT值)指导喉罩置入时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6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ASAⅠ或Ⅱ级,经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喉罩置入即刻NT值分为三组:64~57组(Ⅰ组)、56~37组(Ⅱ组)、﹤36组(Ⅲ组),每组20例。观察患者置管条件和置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Ⅰ组患者喉罩置入时,患者张口度差、呛咳及体动等麻醉过浅反应明显多于Ⅱ、Ⅲ组,置管后患者血压、心率较置管前显著升高(均P<0.05)。Ⅲ组患者置管前后血压及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Ⅰ、Ⅱ组患者,超过半数患者需要使用麻黄素和阿托品,同时15例出现呼吸抑制,发生例数显著高于Ⅱ、Ⅲ组(均P<0.05)。结论:NT值为56~37时,患者的置管条件较好、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是喉罩置入合适时机。

    2015年01期 v.43;No.20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IL-35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王镇南;黄颢;林琼燕;邹琳;唐志;李淑慧;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前后血清IL-35的差异表达及其表达变化对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本院行宫颈癌手术切除的Ia–IIa期宫颈癌患者73例,同期选择73例本院体检的健康患者(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上述两组以及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IL-35的表达水平,同时根据术后是否复发比较术后复发和稳定组IL-35的含量,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35在手术前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升高,P<0.05。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213.79±23.89)pg/m L较术前(398.71±31.09)pg/m L降低,术后复发患者血清IL-35的表达(374.25±27.74)pg/m L较稳定期患者(183.65±34.51)pg/m L明显增高,P<0.05。IL-35高表达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为9.115月,总生存时间(OS)为18.031月,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均<0.05,Cox分析示IL-35的表达可作为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手术前后血清IL-35的水平可作为宫颈癌根治术后预测复发和转移的可能生物标志物。

    2015年01期 v.43;No.20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IL-35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王镇南;黄颢;林琼燕;邹琳;唐志;李淑慧;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前后血清IL-35的差异表达及其表达变化对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本院行宫颈癌手术切除的Ia–IIa期宫颈癌患者73例,同期选择73例本院体检的健康患者(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上述两组以及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IL-35的表达水平,同时根据术后是否复发比较术后复发和稳定组IL-35的含量,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35在手术前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升高,P<0.05。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213.79±23.89)pg/m L较术前(398.71±31.09)pg/m L降低,术后复发患者血清IL-35的表达(374.25±27.74)pg/m L较稳定期患者(183.65±34.51)pg/m L明显增高,P<0.05。IL-35高表达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为9.115月,总生存时间(OS)为18.031月,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均<0.05,Cox分析示IL-35的表达可作为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手术前后血清IL-35的水平可作为宫颈癌根治术后预测复发和转移的可能生物标志物。

    2015年01期 v.43;No.20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检糖调节受损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卢丽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评估诊断糖调节受损(IGR)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东莞市中医院同期检测Hb A1c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663例样本资料。结果:663例中IGR 502例,其中IFG 134例(20.2%)、IGT 122例(8.4%)、IFG+IGT 246例(37.1%)、NGT 161例(24.3%)。283例FPG<5.6 mmol/L患者中122例为IGT;296例2h-PG<7.8mmol/L中134例为IFG。Hb A1c诊断IFG的最佳切点为5.39%,敏感性为0.567,特异性为0.596,AUCROC为0.569;Hb A1c诊断IGT的最佳切点为5.39%,敏感性为0.574,特异性为0.596,AUCROC为0.576;Hb A1c诊断IFG+IGT的最佳切点为5.39%,敏感性为0.703,特异性为0.596,AUCROC为0.674;Hb A1c诊断整体IGR的最佳切点为5.38%,敏感性为0.635,特异性为0.696,AUCROC为0.622。只测FPG,使用FPG≥5.60 mmol/L为切点时,其中有24.3%(122例)诊断为IGT的糖调节受损(IGR)会被遗漏;只测FPG,使用FPG≥6.10 mmol/L为切点时,在368例IGT、IFG+IGT数据中,有55.4%(204例)的属于IGT和IFG+IGT的IGR会被遗漏;只使用Hb A1c≥5.39%为切点时,有36.8%(185例)的IGR会被遗漏;使用Hb A1c≥5.39%和FPG≥5.60 mmol/L为切点时,有10.8%(54例)的IGR会被遗漏;但其假阳性率也增高至40.3%。使用Hb A1c≥5.39%和FPG≥6.10 mmol/L为切点时,有24.9%(125例)的IGR会被遗漏。结论:Hb A1c不适用于对IFG和IGT的诊断和筛查;而适用于对IFG+IGT的筛查,不适用于对IFG+IGT的诊断。FPG和Hb A1c的联合应用能大幅度提高有助于对IGR的筛查效果。

    2015年01期 v.43;No.201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检糖调节受损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卢丽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评估诊断糖调节受损(IGR)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东莞市中医院同期检测Hb A1c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663例样本资料。结果:663例中IGR 502例,其中IFG 134例(20.2%)、IGT 122例(8.4%)、IFG+IGT 246例(37.1%)、NGT 161例(24.3%)。283例FPG<5.6 mmol/L患者中122例为IGT;296例2h-PG<7.8mmol/L中134例为IFG。Hb A1c诊断IFG的最佳切点为5.39%,敏感性为0.567,特异性为0.596,AUCROC为0.569;Hb A1c诊断IGT的最佳切点为5.39%,敏感性为0.574,特异性为0.596,AUCROC为0.576;Hb A1c诊断IFG+IGT的最佳切点为5.39%,敏感性为0.703,特异性为0.596,AUCROC为0.674;Hb A1c诊断整体IGR的最佳切点为5.38%,敏感性为0.635,特异性为0.696,AUCROC为0.622。只测FPG,使用FPG≥5.60 mmol/L为切点时,其中有24.3%(122例)诊断为IGT的糖调节受损(IGR)会被遗漏;只测FPG,使用FPG≥6.10 mmol/L为切点时,在368例IGT、IFG+IGT数据中,有55.4%(204例)的属于IGT和IFG+IGT的IGR会被遗漏;只使用Hb A1c≥5.39%为切点时,有36.8%(185例)的IGR会被遗漏;使用Hb A1c≥5.39%和FPG≥5.60 mmol/L为切点时,有10.8%(54例)的IGR会被遗漏;但其假阳性率也增高至40.3%。使用Hb A1c≥5.39%和FPG≥6.10 mmol/L为切点时,有24.9%(125例)的IGR会被遗漏。结论:Hb A1c不适用于对IFG和IGT的诊断和筛查;而适用于对IFG+IGT的筛查,不适用于对IFG+IGT的诊断。FPG和Hb A1c的联合应用能大幅度提高有助于对IGR的筛查效果。

    2015年01期 v.43;No.201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社区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控制中的应用

    胡海铭;李颖芳;李淑贤;李杰明;武伟民;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鹤山市沙坪街道六大社区医院已确诊的30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随机分成管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干预和常规的高血压管理,对比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血压均值和行为危险因素。结果:管理组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管理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管理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显著降低(P<0.05),其危险因素如不合理膳食、缺乏锻炼、高血脂和精神紧张也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危险因素。

    2015年01期 v.43;No.20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社区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控制中的应用

    胡海铭;李颖芳;李淑贤;李杰明;武伟民;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鹤山市沙坪街道六大社区医院已确诊的30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随机分成管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干预和常规的高血压管理,对比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血压均值和行为危险因素。结果:管理组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管理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管理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显著降低(P<0.05),其危险因素如不合理膳食、缺乏锻炼、高血脂和精神紧张也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危险因素。

    2015年01期 v.43;No.20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初探

    陈子伟;李耀邦;庄俊合;

    目的:分子肝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4 000 U皮下注射,每天2次,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及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FEV1、FEV1/FVC%、Pa O2、Pa CO2、hs-CRP和血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效果明显。

    2015年01期 v.43;No.20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初探

    陈子伟;李耀邦;庄俊合;

    目的:分子肝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4 000 U皮下注射,每天2次,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及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FEV1、FEV1/FVC%、Pa O2、Pa CO2、hs-CRP和血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效果明显。

    2015年01期 v.43;No.20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冠脉介入治疗中对比剂肾病发生的临床研究

    刘凌华;汤达鹏;余仟;吴艳萍;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72 h内血清肌酐(SCr)较术前升高25%或升高44.2μmo L/L(0.5 mg/d L)作为CIN的诊断标准,分析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80例患者中年龄≥65岁者69例(38.3%),合并高血压124例(69.44%)、糖尿病62例(58.33%),术前e GFR<60 m L/min者85例(56.67%),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106例(58.89%)、利尿剂19例(10.56%)、二甲双胍9例(5.00%)、他汀类药物163例(90.56%),对比剂用量≥150 m L者65例(36.11%)。180患者中14例(7.8%)发生CIN,CIN组与非CIN组患者在年龄≥65岁、对比剂用量≥150 m L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e GFR<60 m L/min、对比剂用量≥150 m L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未能减少对围手术期对比剂的发生。结论:PCI患者的CIN发病率较高,年龄≥65岁、术前e GFR<60m L/min和对比剂用量≥150 m L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2015年01期 v.43;No.20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冠脉介入治疗中对比剂肾病发生的临床研究

    刘凌华;汤达鹏;余仟;吴艳萍;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72 h内血清肌酐(SCr)较术前升高25%或升高44.2μmo L/L(0.5 mg/d L)作为CIN的诊断标准,分析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80例患者中年龄≥65岁者69例(38.3%),合并高血压124例(69.44%)、糖尿病62例(58.33%),术前e GFR<60 m L/min者85例(56.67%),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106例(58.89%)、利尿剂19例(10.56%)、二甲双胍9例(5.00%)、他汀类药物163例(90.56%),对比剂用量≥150 m L者65例(36.11%)。180患者中14例(7.8%)发生CIN,CIN组与非CIN组患者在年龄≥65岁、对比剂用量≥150 m L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e GFR<60 m L/min、对比剂用量≥150 m L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未能减少对围手术期对比剂的发生。结论:PCI患者的CIN发病率较高,年龄≥65岁、术前e GFR<60m L/min和对比剂用量≥150 m L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2015年01期 v.43;No.20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310例育龄妇女孕前保健社区常态化管理模式

    张德华;黄丽娟;

    目的:探讨创立社区卫生孕前保健常态化管理模式,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利用属地卫生保健专业卫技人员结合社区居委公干、义工、慈善关爱团队等机构人员对社区育龄妇女建档、复档"一对一"入户调研孕前保健,孕产妇咨询、体检、服务和关爱、问卷调查,对有生育要求的310例育龄妇女进行社区定期围产保健监测和孕期营养指导咨询,追踪服务至产后,同期设立对照组310例,比较产后结局。本组育龄妇女孕前保健至产后,追踪2年,均在社区内完成。结果:2组产后24 h出血量、阴道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糖尿病例数、产褥期感染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女生活质量评定显示,生活质量整体评价、健康状况整体评价、生活领域评价、自我评价总分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立社区卫生孕前保健常态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围产期管理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

    2015年01期 v.43;No.20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310例育龄妇女孕前保健社区常态化管理模式

    张德华;黄丽娟;

    目的:探讨创立社区卫生孕前保健常态化管理模式,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利用属地卫生保健专业卫技人员结合社区居委公干、义工、慈善关爱团队等机构人员对社区育龄妇女建档、复档"一对一"入户调研孕前保健,孕产妇咨询、体检、服务和关爱、问卷调查,对有生育要求的310例育龄妇女进行社区定期围产保健监测和孕期营养指导咨询,追踪服务至产后,同期设立对照组310例,比较产后结局。本组育龄妇女孕前保健至产后,追踪2年,均在社区内完成。结果:2组产后24 h出血量、阴道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糖尿病例数、产褥期感染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女生活质量评定显示,生活质量整体评价、健康状况整体评价、生活领域评价、自我评价总分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立社区卫生孕前保健常态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围产期管理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

    2015年01期 v.43;No.20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血清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在重型肝炎预后中的评估

    赖远波;陈淡森;吴义龙;黄平和;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分别探讨二者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289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其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对各组之间的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血胆固醇均低于正常范围;重度低胆固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低胆固醇组(χ2=45.80,P<0.05)。血糖异常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χ2=10.72,P<0.05);轻、中和重度低血糖组之间的病死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31,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越低,空腹血糖水平越低,其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2015年01期 v.43;No.20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血清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在重型肝炎预后中的评估

    赖远波;陈淡森;吴义龙;黄平和;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分别探讨二者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289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其胆固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对各组之间的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血胆固醇均低于正常范围;重度低胆固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低胆固醇组(χ2=45.80,P<0.05)。血糖异常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χ2=10.72,P<0.05);轻、中和重度低血糖组之间的病死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31,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胆固醇水平越低,空腹血糖水平越低,其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2015年01期 v.43;No.20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vWF水平变化及意义

    龙志伟;钟邦兴;邓复民;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分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v WF水平及意义。方法:对24例对照组、21例I、Ⅱ级AECOPD、21例Ⅲ级AECOPD、44例Ⅳ级AECOPD血浆v W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各级AECOPD患者血浆v 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度分级的AECOPD患者血浆v WF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v WF水平增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失调,AECOPD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失调,对治疗及预后存在不利影响。

    2015年01期 v.43;No.20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vWF水平变化及意义

    龙志伟;钟邦兴;邓复民;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分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v WF水平及意义。方法:对24例对照组、21例I、Ⅱ级AECOPD、21例Ⅲ级AECOPD、44例Ⅳ级AECOPD血浆v W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各级AECOPD患者血浆v 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度分级的AECOPD患者血浆v WF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v WF水平增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失调,AECOPD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失调,对治疗及预后存在不利影响。

    2015年01期 v.43;No.20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护理

  • 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效果

    霍华俏;廖翠强;

    目的:探索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将两组患者各时期对应的血压控制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6个月末时,观察组控制情况较好而对照组有所反弹,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好、满意度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5年01期 v.43;No.201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效果

    霍华俏;廖翠强;

    目的:探索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将两组患者各时期对应的血压控制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6个月末时,观察组控制情况较好而对照组有所反弹,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好、满意度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5年01期 v.43;No.201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经上臂静脉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黎燕红;黄翠霞;刘艳平;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化疗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B超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评估其安全性。结果:76例患者穿刺过程中误入动脉2例、导管尖端异位2例、术后当天输液不畅2例、术后7 d出现血栓形成1例。伤口均在术后10~12d拆线,无伤口裂开、愈合不良、伤口感染,无导管堵管、静脉炎、底座反转、导管分离、断裂等不良事件。结论:与其他植入方式相比,B超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难度低,不需建立隧道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015年01期 v.43;No.20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经上臂静脉植入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黎燕红;黄翠霞;刘艳平;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化疗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B超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评估其安全性。结果:76例患者穿刺过程中误入动脉2例、导管尖端异位2例、术后当天输液不畅2例、术后7 d出现血栓形成1例。伤口均在术后10~12d拆线,无伤口裂开、愈合不良、伤口感染,无导管堵管、静脉炎、底座反转、导管分离、断裂等不良事件。结论:与其他植入方式相比,B超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难度低,不需建立隧道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015年01期 v.43;No.20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对控制ICU病房院内感染的作用

    陈文毅;李燕玲;杨自力;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对控制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医院收治的6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处理消毒供应物品)300例和处理组(接受加强管理方法后配送的消毒供应物品)300例。统计分析两组院感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结果:处理组在强化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后,各项工作实现了标准化和程序化。灭菌器的化学检测、生物监测、BD试验均达标,细菌培养、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均达到100%。对照组和处理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7.33%(82/300)和16.33%(49/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消毒管理能够降低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015年01期 v.43;No.201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对控制ICU病房院内感染的作用

    陈文毅;李燕玲;杨自力;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对控制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医院收治的6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处理消毒供应物品)300例和处理组(接受加强管理方法后配送的消毒供应物品)300例。统计分析两组院感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结果:处理组在强化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后,各项工作实现了标准化和程序化。灭菌器的化学检测、生物监测、BD试验均达标,细菌培养、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均达到100%。对照组和处理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7.33%(82/300)和16.33%(49/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消毒管理能够降低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015年01期 v.43;No.201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对首次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宋晓宇;钟海英;莫雪珠;梁木兰;蔡春妙;

    目的:研究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对首次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透析专科内涵制定腹膜透析患者的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内容,并在29例首次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用刘鹏飞调查表调查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9例实施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的首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7个指标均较常规护理组(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可提高首次腹膜透析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43;No.20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对首次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宋晓宇;钟海英;莫雪珠;梁木兰;蔡春妙;

    目的:研究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对首次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透析专科内涵制定腹膜透析患者的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内容,并在29例首次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用刘鹏飞调查表调查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9例实施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的首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7个指标均较常规护理组(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可提高首次腹膜透析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43;No.20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正>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是由广东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岗位培训机构,该中心设在广州医科大学内。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文件粤卫[2004]193号的要求,我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全省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培训大纲、统一培训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具体事务。《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粤卫[2004]193号)规定: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对

    2015年01期 v.43;No.20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正>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是由广东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岗位培训机构,该中心设在广州医科大学内。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文件粤卫[2004]193号的要求,我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全省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培训大纲、统一培训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具体事务。《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粤卫[2004]193号)规定: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对

    2015年01期 v.43;No.20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