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鹏;林小劲;
目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ApoE缺失(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观察比较辛伐他汀联合叶酸对AS小鼠血清对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氧磷酯酶(PON1)、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雄性ApoE~(-/-)小鼠25只,高脂饲料喂养作为AS模型组,另外取适龄C57BL/6J小鼠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第4周后,随机处死2种小鼠各5只,检测相应血清指标,作为基线参考。其余ApoE~(-/-)小鼠随机分为AS模型对照组(单纯高脂饮食)、辛伐他汀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叶酸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叶酸治疗),每组5只。实验第8周末处死5组小鼠,并取小鼠血清检测HDL-C、LDL-C、Hcy水平及PONl、MPO活性。结果:实验第8周末,与AS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LDl-C水平显著减低(P<0.05,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叶酸组LDL-C、HDL-C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AS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叶酸组、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血清PON1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5,P<0.01),MPO活性显著下降(P<0.01,P<0.05,P<0.01);实验第8周末,与同期AS模型组、叶酸组比较,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L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同期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叶酸组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L-4F组PON1活性均显著增加(P<0.01,P<0.05,P<0.05);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叶酸均可通过升高血清PON1活性,降低MPO活性,从而改善HDL抗氧化、抗炎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叶酸对LDL-C、HDL-C水平无影响。辛伐他汀联合叶酸不仅降低LDL-C,升高HDL-C,而且更有效的改善HDL抗氧化、抗炎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优于单药使用。
2018年01期 v.46;No.21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李鹏;林小劲;
目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ApoE缺失(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观察比较辛伐他汀联合叶酸对AS小鼠血清对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氧磷酯酶(PON1)、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雄性ApoE~(-/-)小鼠25只,高脂饲料喂养作为AS模型组,另外取适龄C57BL/6J小鼠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第4周后,随机处死2种小鼠各5只,检测相应血清指标,作为基线参考。其余ApoE~(-/-)小鼠随机分为AS模型对照组(单纯高脂饮食)、辛伐他汀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叶酸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叶酸治疗),每组5只。实验第8周末处死5组小鼠,并取小鼠血清检测HDL-C、LDL-C、Hcy水平及PONl、MPO活性。结果:实验第8周末,与AS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LDl-C水平显著减低(P<0.05,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叶酸组LDL-C、HDL-C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AS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叶酸组、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血清PON1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5,P<0.01),MPO活性显著下降(P<0.01,P<0.05,P<0.01);实验第8周末,与同期AS模型组、叶酸组比较,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组L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同期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叶酸组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L-4F组PON1活性均显著增加(P<0.01,P<0.05,P<0.05);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叶酸均可通过升高血清PON1活性,降低MPO活性,从而改善HDL抗氧化、抗炎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叶酸对LDL-C、HDL-C水平无影响。辛伐他汀联合叶酸不仅降低LDL-C,升高HDL-C,而且更有效的改善HDL抗氧化、抗炎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优于单药使用。
2018年01期 v.46;No.21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郝小梅;彭文照;刘梅;
目的:探讨缓解期、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Th17/Treg、IL-22、Th2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80例,缓解期组与急性期组各40例,同期体检正常未患COPD者2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间Th17细胞分数、Treg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IL-22+细胞分数、Th22细胞分数,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的变化,并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不同分期COPD患者的关系及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组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IL-22+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与缓解期组(P<0.05),Treg细胞分数低于于对照组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IL-22+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受试者FEV1%、FEV1/FVC低于对照组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受试者FEV1%、FEV1/FVC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reg细胞分数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1),Th17细胞分数、Th17/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IL-22+细胞分数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1)。结论: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失衡而导致持续存在的慢性炎性反应,自身免疫失衡与COPD肺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2018年01期 v.46;No.21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 郝小梅;彭文照;刘梅;
目的:探讨缓解期、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Th17/Treg、IL-22、Th2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80例,缓解期组与急性期组各40例,同期体检正常未患COPD者2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间Th17细胞分数、Treg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IL-22+细胞分数、Th22细胞分数,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的变化,并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不同分期COPD患者的关系及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组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IL-22+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与缓解期组(P<0.05),Treg细胞分数低于于对照组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IL-22+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受试者FEV1%、FEV1/FVC低于对照组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受试者FEV1%、FEV1/FVC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reg细胞分数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1),Th17细胞分数、Th17/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IL-22+细胞分数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1)。结论: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失衡而导致持续存在的慢性炎性反应,自身免疫失衡与COPD肺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2018年01期 v.46;No.21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 胡贵先;冯雪仪;胡亦懿;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胆囊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20例(观察组)、胆囊切除术后未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20例(对照组),99m TcEHIDA肝胆动态功能显像对各组对象胆总管区域胆汁流变学定量分析,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浆VIP、CCK水平。结果:观察组T_(max)(CBD)胆总管高峰时间、T_(1/2)(CBD)胆总管半排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浆VIP、CCK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浆VIP、CCK水平分别为(331.05±25.27)pg/m L、(1018.21±112.08)p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09±21.24)pg/m L、(691.15±111.37)pg/m L(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患者胆总管区域胆汁流变学有影响,餐后血浆VIP、CCK水平显著高。
2018年01期 v.46;No.21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 胡贵先;冯雪仪;胡亦懿;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胆囊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20例(观察组)、胆囊切除术后未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20例(对照组),99m TcEHIDA肝胆动态功能显像对各组对象胆总管区域胆汁流变学定量分析,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浆VIP、CCK水平。结果:观察组T_(max)(CBD)胆总管高峰时间、T_(1/2)(CBD)胆总管半排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浆VIP、CCK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浆VIP、CCK水平分别为(331.05±25.27)pg/m L、(1018.21±112.08)p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09±21.24)pg/m L、(691.15±111.37)pg/m L(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患者胆总管区域胆汁流变学有影响,餐后血浆VIP、CCK水平显著高。
2018年01期 v.46;No.21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 陈文静;杜瑞;李辉斌;林慧娟;张江宇;
目的:探讨Calretinin和PGP9.5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48例HD患者和20例非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扩张段HD和狭窄段HD、非HD组织中行Calretinin和PGP9.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8例HD扩张段中,40例可见成熟神经节细胞,8例见不成熟神经节细胞,Calretinin和PGP9.5均表达阳性。HD狭窄段Calretinin阳性1例,阴性47例;PGP9.5显示增粗神经纤维46例,无增粗2例。20例非HD中Calretinin表达阳性19例,1例神经纤维阳性,未见神经节细胞;PGP9.5均呈阳性表达。狭窄段HD与非HD中Calretinin阳性率、PGP9.5标记的增粗神经纤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5%(95%CI,0.84-0.99)和95%(95%CI,0.73-0.997)。结论:病理形态学诊断联合Calretinin和PGP9.5检测对于H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加准确。
2018年01期 v.46;No.219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陈文静;杜瑞;李辉斌;林慧娟;张江宇;
目的:探讨Calretinin和PGP9.5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48例HD患者和20例非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扩张段HD和狭窄段HD、非HD组织中行Calretinin和PGP9.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8例HD扩张段中,40例可见成熟神经节细胞,8例见不成熟神经节细胞,Calretinin和PGP9.5均表达阳性。HD狭窄段Calretinin阳性1例,阴性47例;PGP9.5显示增粗神经纤维46例,无增粗2例。20例非HD中Calretinin表达阳性19例,1例神经纤维阳性,未见神经节细胞;PGP9.5均呈阳性表达。狭窄段HD与非HD中Calretinin阳性率、PGP9.5标记的增粗神经纤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5%(95%CI,0.84-0.99)和95%(95%CI,0.73-0.997)。结论:病理形态学诊断联合Calretinin和PGP9.5检测对于H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加准确。
2018年01期 v.46;No.219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正>健康报报道,我国专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NK/T细胞淋巴瘤中致死性并发症噬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医学》上。这项研究由中山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刘强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黄慧强教授团队,大连理工大学杨永亮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研究人员还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沙利多胺治疗两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综合
2018年01期 v.46;No.21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正>健康报报道,我国专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NK/T细胞淋巴瘤中致死性并发症噬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医学》上。这项研究由中山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刘强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黄慧强教授团队,大连理工大学杨永亮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研究人员还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沙利多胺治疗两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综合
2018年01期 v.46;No.21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正>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疾病机理遗传学与进化医学学科组近期联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本地医疗机构和专家,在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分析了两个与线粒体复制相关的重要基因TFAM和POLG,发现在云南玉溪地区麻风病人中,这两个基因上
2018年01期 v.46;No.219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正>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疾病机理遗传学与进化医学学科组近期联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本地医疗机构和专家,在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分析了两个与线粒体复制相关的重要基因TFAM和POLG,发现在云南玉溪地区麻风病人中,这两个基因上
2018年01期 v.46;No.219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
<正>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课题组在病毒调控宿主N端规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病毒可以通过抑制N端规则途径调控蛋白"寿命",并揭示了其分子机制。细胞内蛋白质从合成到降解,其"寿命"差异较大。一般来说,负责细胞必要结构的蛋白比较长寿,而负责信号调控的蛋
2018年01期 v.46;No.21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正>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课题组在病毒调控宿主N端规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病毒可以通过抑制N端规则途径调控蛋白"寿命",并揭示了其分子机制。细胞内蛋白质从合成到降解,其"寿命"差异较大。一般来说,负责细胞必要结构的蛋白比较长寿,而负责信号调控的蛋
2018年01期 v.46;No.21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正>健康报网报道,近日,国际风湿病学顶级期刊《风湿病学年鉴》在线发表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等牵头,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共同参与完成的我国首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全基因组编码变异研究。该研究首次利用定制外显子芯片,对中国汉族人群5004例
2018年01期 v.46;No.219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正>健康报网报道,近日,国际风湿病学顶级期刊《风湿病学年鉴》在线发表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等牵头,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共同参与完成的我国首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全基因组编码变异研究。该研究首次利用定制外显子芯片,对中国汉族人群5004例
2018年01期 v.46;No.219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正>新华网报道,中外科学家团队最近发现治疗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新靶点———选择性的免疫蛋白酶体,这项成果对于保护移植肾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这项由重庆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俊博士联合德国科学家发表的研究成果,名为"抑制免疫蛋白酶体防治抗体介
2018年01期 v.46;No.21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正>新华网报道,中外科学家团队最近发现治疗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新靶点———选择性的免疫蛋白酶体,这项成果对于保护移植肾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这项由重庆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俊博士联合德国科学家发表的研究成果,名为"抑制免疫蛋白酶体防治抗体介
2018年01期 v.46;No.21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正>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今年6月4日,一名叫Rasheed的巴基斯坦帕金森病患者在拉合尔一家医院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手术采用的是由中国清华大学研发、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清华脑起搏器。本次手术是国产脑起搏器在境外临床应用的首例,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8年01期 v.46;No.21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正>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今年6月4日,一名叫Rasheed的巴基斯坦帕金森病患者在拉合尔一家医院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手术采用的是由中国清华大学研发、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清华脑起搏器。本次手术是国产脑起搏器在境外临床应用的首例,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8年01期 v.46;No.21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
<正>健康报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杨中华教授等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发病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能减少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卒中杂志》上。
2018年01期 v.46;No.219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正>健康报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杨中华教授等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发病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能减少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卒中杂志》上。
2018年01期 v.46;No.219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 李阳华;李广华;范小斌;谢年谨;周典蓉;刘长钰;钟敏仪;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法(TEG)和光学比浊法(LTA)检测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行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PGR)一致性,并结合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进行相关性比较。方法:收集2016年1月~6月期间心内科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行PCI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72例,其中CYP2C19基因酶活性快代谢148例(40%),中间代谢153例(41%),慢代谢71例(19%)。对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TEGADP)与ADP诱导的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LTAADP)检测CPGR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以及CYP2C19基因表达的酶活性程度与这两种方法检测CPGR的关系。结果:TEG法所测血小板抑制率检测CPGR为10.48%,LTA法所测血小板聚集率检测CPGR为11.02%。两种方法在检测CPGR上无明显差异(P>0.05)。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与TEG法检测CPGR相关性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与LTA法检测CPGR相关性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EG法检测CPGR在CYP2C19慢代谢基因检出率为23.94%,TEG法检测CPGR在CYP2C19慢代谢基因检出率为16.90%。结论:TGE法与LTA法在监测氯吡格雷疗效上有较好的一致性,TEG法检测CPGR在CYP2C19慢代谢基因检出率更高。
2018年01期 v.46;No.21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李阳华;李广华;范小斌;谢年谨;周典蓉;刘长钰;钟敏仪;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法(TEG)和光学比浊法(LTA)检测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行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PGR)一致性,并结合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进行相关性比较。方法:收集2016年1月~6月期间心内科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行PCI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72例,其中CYP2C19基因酶活性快代谢148例(40%),中间代谢153例(41%),慢代谢71例(19%)。对血栓弹力图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TEGADP)与ADP诱导的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LTAADP)检测CPGR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以及CYP2C19基因表达的酶活性程度与这两种方法检测CPGR的关系。结果:TEG法所测血小板抑制率检测CPGR为10.48%,LTA法所测血小板聚集率检测CPGR为11.02%。两种方法在检测CPGR上无明显差异(P>0.05)。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与TEG法检测CPGR相关性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与LTA法检测CPGR相关性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EG法检测CPGR在CYP2C19慢代谢基因检出率为23.94%,TEG法检测CPGR在CYP2C19慢代谢基因检出率为16.90%。结论:TGE法与LTA法在监测氯吡格雷疗效上有较好的一致性,TEG法检测CPGR在CYP2C19慢代谢基因检出率更高。
2018年01期 v.46;No.21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陈玉华;周静艳;薛黛;朱房勇;高宇峰;
目的:评价碳酸氢钠和甘氨酸两种喷砂剂处理牙面对年轻恒磨牙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0月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行90例窝沟封闭的儿童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洁治清理处理牙面,碳酸氢钠喷砂组在窝沟封闭前用碳酸氢钠处理牙面,甘氨酸喷砂组在窝沟封闭前用甘氨酸喷砂处理牙面。6、12、18个月后观察窝沟封闭的留存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个月后,3组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碳酸氢钠喷砂组和甘氨酸喷砂组留存率分别达95.90%、97.44%;18个月后,碳酸氢钠喷砂组和甘氨酸喷砂组留存率分别达93.86%、97.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甘氨酸喷砂组留存率高于碳酸氢钠喷砂组(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法处理牙面比较,喷砂法处理牙面能延长恒磨牙窝沟封闭保留时间,甘氨酸喷砂剂的远期实验效果好于碳酸氢纳喷砂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8年01期 v.46;No.219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 陈玉华;周静艳;薛黛;朱房勇;高宇峰;
目的:评价碳酸氢钠和甘氨酸两种喷砂剂处理牙面对年轻恒磨牙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0月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行90例窝沟封闭的儿童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洁治清理处理牙面,碳酸氢钠喷砂组在窝沟封闭前用碳酸氢钠处理牙面,甘氨酸喷砂组在窝沟封闭前用甘氨酸喷砂处理牙面。6、12、18个月后观察窝沟封闭的留存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个月后,3组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碳酸氢钠喷砂组和甘氨酸喷砂组留存率分别达95.90%、97.44%;18个月后,碳酸氢钠喷砂组和甘氨酸喷砂组留存率分别达93.86%、97.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甘氨酸喷砂组留存率高于碳酸氢钠喷砂组(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法处理牙面比较,喷砂法处理牙面能延长恒磨牙窝沟封闭保留时间,甘氨酸喷砂剂的远期实验效果好于碳酸氢纳喷砂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8年01期 v.46;No.219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 徐龙芬;李礼芳;郭玲;
目的:比较自粘结树脂水门汀与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牙冠修复患者玻璃纤维桩的粘结效果。方法:以80例(86个)牙冠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粘结材料不同将受试牙分为A组(43例,46个)和B组(37例,40个),其中A组采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进行牙冠修复;B组采用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进行牙冠修复。观察随访6、12、24个月时的修复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纤维桩修复成功率均为100%;随访12个月,A组纤维桩修复成功率100%,B组1个纤维桩脱落,修复成功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A组中1个纤维桩脱落、1个根尖周炎性病变,修复成功率95.7%;B组中1个纤维桩脱落、1个纤维桩根折,修复成功率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或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修复牙冠,均可有效保证玻璃纤维桩粘结效果。
2018年01期 v.46;No.21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 徐龙芬;李礼芳;郭玲;
目的:比较自粘结树脂水门汀与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牙冠修复患者玻璃纤维桩的粘结效果。方法:以80例(86个)牙冠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粘结材料不同将受试牙分为A组(43例,46个)和B组(37例,40个),其中A组采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进行牙冠修复;B组采用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进行牙冠修复。观察随访6、12、24个月时的修复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纤维桩修复成功率均为100%;随访12个月,A组纤维桩修复成功率100%,B组1个纤维桩脱落,修复成功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A组中1个纤维桩脱落、1个根尖周炎性病变,修复成功率95.7%;B组中1个纤维桩脱落、1个纤维桩根折,修复成功率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或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修复牙冠,均可有效保证玻璃纤维桩粘结效果。
2018年01期 v.46;No.21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 严越茂;艾福志;李世平;肖建斌;崔海滨;张海军;
目的: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河源城区人民医院15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65例)各类邻近阶段颈椎病及颈椎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分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30例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C组)。对比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时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颈脊髓功能,计算其改善率;行影像学检查以对比两组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角、D值)及减压两端椎体前上缘至下缘高度(HAB)、减压两端椎体后上缘高度至后下缘高度(HPB)。结果:截止终访时间,三组均未见固定物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未见颈椎间盘突出骨化及椎体滑脱及血管、神经受压现象,融合节段区均获得骨性融合;同时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性融合时间、术后6个月及终访时其JOA评分、术后即刻-术前D值、术后3个月时各组HAB及HPB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对JOA指数、颈椎生理曲度等的改善更显著。
2018年01期 v.46;No.219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严越茂;艾福志;李世平;肖建斌;崔海滨;张海军;
目的: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河源城区人民医院15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65例)各类邻近阶段颈椎病及颈椎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分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30例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C组)。对比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时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颈脊髓功能,计算其改善率;行影像学检查以对比两组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角、D值)及减压两端椎体前上缘至下缘高度(HAB)、减压两端椎体后上缘高度至后下缘高度(HPB)。结果:截止终访时间,三组均未见固定物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未见颈椎间盘突出骨化及椎体滑脱及血管、神经受压现象,融合节段区均获得骨性融合;同时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性融合时间、术后6个月及终访时其JOA评分、术后即刻-术前D值、术后3个月时各组HAB及HPB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对JOA指数、颈椎生理曲度等的改善更显著。
2018年01期 v.46;No.219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唐凯;
目的:探讨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技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中山市坦洲医院收治的58例高能量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膝前正中入路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术中透视观察股骨远端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术后观察其关节面平整程度、力线、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术中可见58例患者股骨远端关节面均明显恢复。随访8~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良好。按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后1年优良率为87.2%,与健侧的9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远端关节面台阶、股骨力线成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前正中入路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高能量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锻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2018年01期 v.46;No.21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唐凯;
目的:探讨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技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中山市坦洲医院收治的58例高能量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膝前正中入路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术中透视观察股骨远端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术后观察其关节面平整程度、力线、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术中可见58例患者股骨远端关节面均明显恢复。随访8~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良好。按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后1年优良率为87.2%,与健侧的9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远端关节面台阶、股骨力线成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前正中入路微创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高能量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锻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2018年01期 v.46;No.21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王小谷;欧阳信强;陈朝大;邓叙群;龚建安;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凝与钛夹分别联合血凝酶注射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电凝组与钛夹组各43例。电凝组患者予以血凝酶注射联合内镜下电凝止血,而钛夹组则予以血凝酶注射联合内镜下钛夹止血进行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3 d时,两组患者腹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量表(VAS)]、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止血效果、住院时间、术后3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溃疡愈合情况(畸田隆夫消化道溃疡分期法)差异。结果:术后3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TNF-α、IL-10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EGF、EGF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提升(P均<0.05),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内,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镜下电凝与钛夹分别联合血凝酶注射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均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二者安全性均属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2018年01期 v.46;No.21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 王小谷;欧阳信强;陈朝大;邓叙群;龚建安;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凝与钛夹分别联合血凝酶注射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电凝组与钛夹组各43例。电凝组患者予以血凝酶注射联合内镜下电凝止血,而钛夹组则予以血凝酶注射联合内镜下钛夹止血进行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3 d时,两组患者腹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量表(VAS)]、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止血效果、住院时间、术后3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溃疡愈合情况(畸田隆夫消化道溃疡分期法)差异。结果:术后3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TNF-α、IL-10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EGF、EGF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提升(P均<0.05),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内,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镜下电凝与钛夹分别联合血凝酶注射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均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二者安全性均属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2018年01期 v.46;No.21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 张小艺;王金昌;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0名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A组患者单独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GT组患者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和血清TNF-ɑ、IL-6,IL-10变化。结果:与GA组相比较,GT组患者术后血清促炎症因子TNF-ɑ和IL-6均明显降低(P<0.05);与GA组相比较,GT组患者麻醉后苏醒迅速,但是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能降低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麻醉后苏醒,但是在应用时应当加强血压监控。
2018年01期 v.46;No.21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张小艺;王金昌;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0名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A组患者单独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GT组患者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和血清TNF-ɑ、IL-6,IL-10变化。结果:与GA组相比较,GT组患者术后血清促炎症因子TNF-ɑ和IL-6均明显降低(P<0.05);与GA组相比较,GT组患者麻醉后苏醒迅速,但是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能降低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麻醉后苏醒,但是在应用时应当加强血压监控。
2018年01期 v.46;No.21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何子永;周慧;张靖轩;刘宗师;杨自力;
目的:探讨术后患者入住ICU对VTE发生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558例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存在VTE分为VTE组(72例)和对照组(250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特征的差别,对可能有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入住ICU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手术时间、手术次数(≥2次)、卧床>72 h、肿瘤病理分期、中心静脉置管、糖尿病、冠心病、抗凝治疗的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72 h的OR值为6.96,95%CI:2.858-16.955,P=0.000;肿瘤病理分期的OR值为7.127,95%CI:1.96-25.911,P=0.003;抗凝治疗的OR值为0.397,95%CI:0.197-0.801,P=0.01。(3)Kaplan-Meier(K-M)法显示入住ICU>24 h的患者术后VTE 90天发生率明显高于入住ICU时间<24 h的患者(P=0.000)。结论:卧床>72 h是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的病理分期是肿瘤患者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住ICU时间>24 h是术后VTE发生的高危因素;抗凝治疗是术后VTE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2018年01期 v.46;No.21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何子永;周慧;张靖轩;刘宗师;杨自力;
目的:探讨术后患者入住ICU对VTE发生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558例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存在VTE分为VTE组(72例)和对照组(250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特征的差别,对可能有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入住ICU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手术时间、手术次数(≥2次)、卧床>72 h、肿瘤病理分期、中心静脉置管、糖尿病、冠心病、抗凝治疗的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72 h的OR值为6.96,95%CI:2.858-16.955,P=0.000;肿瘤病理分期的OR值为7.127,95%CI:1.96-25.911,P=0.003;抗凝治疗的OR值为0.397,95%CI:0.197-0.801,P=0.01。(3)Kaplan-Meier(K-M)法显示入住ICU>24 h的患者术后VTE 90天发生率明显高于入住ICU时间<24 h的患者(P=0.000)。结论:卧床>72 h是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的病理分期是肿瘤患者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住ICU时间>24 h是术后VTE发生的高危因素;抗凝治疗是术后VTE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2018年01期 v.46;No.21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张颖;詹伟波;黄彦;符雪丽;叶翠清;
目的:探讨医院血液库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急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取2016年3月-2016年8月医院血库建立血液库存预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设定科学合理的血液库存量,建立三级库存预警机制,根据血液库存量数据包含日常基础用量(含日常储备量、重大手术及可预测用量等)及突发事件紧急用量两部分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根据每一级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结果:2016年共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血库预警机制,每个阶段预警12至13天,该时间段共有873名应急献血者,共获得献血量199 400 m L;2016年全年我血库对于O型血需求量较大,其次为A型血,对于AB型血需求量最少;根据医院每天需要血下限设定血站血库的安全库存量,A型血为701U、B型血为672U、O型血为1213U、AB型血为162U;根据医院每天需要用血下限及安全库存量,血站设定血液血库三级警戒线,通过三级警戒线能满足99%1 d急救用血及95%1 d手术用血量。结论:血液库存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率及库存不足告急频率,保证血液库存保持在稳定状态,提高了血液供应应对能力。
2018年01期 v.46;No.21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 张颖;詹伟波;黄彦;符雪丽;叶翠清;
目的:探讨医院血液库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急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取2016年3月-2016年8月医院血库建立血液库存预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设定科学合理的血液库存量,建立三级库存预警机制,根据血液库存量数据包含日常基础用量(含日常储备量、重大手术及可预测用量等)及突发事件紧急用量两部分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根据每一级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结果:2016年共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血库预警机制,每个阶段预警12至13天,该时间段共有873名应急献血者,共获得献血量199 400 m L;2016年全年我血库对于O型血需求量较大,其次为A型血,对于AB型血需求量最少;根据医院每天需要血下限设定血站血库的安全库存量,A型血为701U、B型血为672U、O型血为1213U、AB型血为162U;根据医院每天需要用血下限及安全库存量,血站设定血液血库三级警戒线,通过三级警戒线能满足99%1 d急救用血及95%1 d手术用血量。结论:血液库存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率及库存不足告急频率,保证血液库存保持在稳定状态,提高了血液供应应对能力。
2018年01期 v.46;No.21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 张瑞昌;孔田玉;杨其霖;熊旭明;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07例患者万古霉素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血药谷浓度的分布情况及达标率,为万古霉素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首次测定血药谷浓度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4~5剂给药前30 min)、和B组(6剂及以后给药前30 min),每组根据是否首剂给予负荷剂量进一步分为给予负荷剂量组以及未给予负荷剂量组两个亚组,分析各亚组血药谷浓度的分布及达标率。结果:(1)入组107例患者,共230份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监测的数据,达到目标血药谷浓度(15~20 ng/m L)的有52例(22.61%)。(2)共59例患者纳入A组,共有7例患者达到目标血药谷浓度,占总人数的11.86%。其中给予负荷剂量组6例,未给予负荷剂量组1例,给予负荷剂量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未给予负荷剂量组(15.8%vs 4.8%)。共48例患者纳入B组,共有17例患者达到目标谷浓度,占总人数的35.4%,其中给予负荷剂量组11例,未给予负荷剂量组6例,给予负荷剂量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未给予负荷剂量组(44%vs 26.1%)。A组与B组比,A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明显低于B组(11.86%vs 35.4%)。结论:经验使用万古霉素,目标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低,为迅速达到稳态谷浓度,有必要首剂给予负荷剂量,同时加强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2018年01期 v.46;No.21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 张瑞昌;孔田玉;杨其霖;熊旭明;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07例患者万古霉素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血药谷浓度的分布情况及达标率,为万古霉素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首次测定血药谷浓度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4~5剂给药前30 min)、和B组(6剂及以后给药前30 min),每组根据是否首剂给予负荷剂量进一步分为给予负荷剂量组以及未给予负荷剂量组两个亚组,分析各亚组血药谷浓度的分布及达标率。结果:(1)入组107例患者,共230份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监测的数据,达到目标血药谷浓度(15~20 ng/m L)的有52例(22.61%)。(2)共59例患者纳入A组,共有7例患者达到目标血药谷浓度,占总人数的11.86%。其中给予负荷剂量组6例,未给予负荷剂量组1例,给予负荷剂量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未给予负荷剂量组(15.8%vs 4.8%)。共48例患者纳入B组,共有17例患者达到目标谷浓度,占总人数的35.4%,其中给予负荷剂量组11例,未给予负荷剂量组6例,给予负荷剂量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未给予负荷剂量组(44%vs 26.1%)。A组与B组比,A组目标谷浓度达标率明显低于B组(11.86%vs 35.4%)。结论:经验使用万古霉素,目标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低,为迅速达到稳态谷浓度,有必要首剂给予负荷剂量,同时加强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2018年01期 v.46;No.21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 张慧群;吴他凡;郑国权;潘朝杰;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方法、构建自学平台等改革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
2018年01期 v.46;No.21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张慧群;吴他凡;郑国权;潘朝杰;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方法、构建自学平台等改革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
2018年01期 v.46;No.21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陈启瑞;曾庆锋;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和判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有益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从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特点入手,结合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现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并提出在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中,要让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加大形成性评价的占比,及时调整教和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2018年01期 v.46;No.219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陈启瑞;曾庆锋;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和判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有益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从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特点入手,结合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现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并提出在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中,要让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加大形成性评价的占比,及时调整教和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2018年01期 v.46;No.219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童兴瑜;尤纱纱;何斌;
目的: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探索医患沟通教学新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医患沟通训练,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方法:在医患沟通教学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融入医患沟通的教学中,并通过评价反馈系统保证教学效果。结果: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医患沟通教学的实用性,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患者的立场和感受,从而促成良性沟通。结论: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对目前医患沟通教学模式的探索具有较为重要的启发意义,建议推广应用。
2018年01期 v.46;No.21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童兴瑜;尤纱纱;何斌;
目的: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探索医患沟通教学新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医患沟通训练,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方法:在医患沟通教学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PBL)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融入医患沟通的教学中,并通过评价反馈系统保证教学效果。结果: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医患沟通教学的实用性,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患者的立场和感受,从而促成良性沟通。结论:P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对目前医患沟通教学模式的探索具有较为重要的启发意义,建议推广应用。
2018年01期 v.46;No.21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陈丽莎;曹杰;
目的: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教育部招生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分析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和趋势。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和分层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2014-2016级的146名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所有受调查的对象中,第一志愿为科学学位的比例与第一志愿为专业学位的比例相当;对科研更感兴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临床更感兴趣的比例;2016级第一志愿选择科学学位的比例显著低于2014级。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愿意从事科研的比例显著高于对临床工作更感兴趣的比例;公立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是就业选择的热门单位;第一志愿为科学学位的趋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一志愿为专业学位的比例。愿意从事科研者心态乐观的比别显著高于不愿意从事科研的比例;第一志愿为科学学位的就业心态为"乐观"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一志愿为专业学位的比例。结论:政策推行后,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第一志愿报考率骤降,就业心态不乐观;就业意向未变,从事科研的就业意愿不强。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提高科研岗位薪资待遇将成为新时期培养工作的努力方向。
2018年01期 v.46;No.219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陈丽莎;曹杰;
目的: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教育部招生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分析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和趋势。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和分层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2014-2016级的146名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所有受调查的对象中,第一志愿为科学学位的比例与第一志愿为专业学位的比例相当;对科研更感兴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临床更感兴趣的比例;2016级第一志愿选择科学学位的比例显著低于2014级。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愿意从事科研的比例显著高于对临床工作更感兴趣的比例;公立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是就业选择的热门单位;第一志愿为科学学位的趋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一志愿为专业学位的比例。愿意从事科研者心态乐观的比别显著高于不愿意从事科研的比例;第一志愿为科学学位的就业心态为"乐观"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一志愿为专业学位的比例。结论:政策推行后,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第一志愿报考率骤降,就业心态不乐观;就业意向未变,从事科研的就业意愿不强。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提高科研岗位薪资待遇将成为新时期培养工作的努力方向。
2018年01期 v.46;No.219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