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西红花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分子机制

    于秋梅;刘泽洋;潘博宇;陈宇洲;

    目的:整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分子对接验证及体外生物功能学实验技术,探究西红花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HBV-HCC)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筛选西红花活性成分及靶点,联合GeneCards等疾病数据库获取HBV-HCC相关靶点。利用DAVID进行功能富集分析,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可视化药物-疾病-靶点网络,AutoDock Vina验证分子结合。采用CCK-8、克隆形成、划痕实验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西红花对Hep3B细胞增殖、迁移及PI3K/Akt、MAPK通路的影响。结果:筛选出西红花酸等10个活性成分,获得183个共有靶点,主要富集于PI3K/Akt、MAPK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西红花中主要活性成分与AKT1等靶点结合稳定。体外实验证实西红花显著抑制Hep3B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下调pERK、p-Akt等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西红花通过PI3K/Akt、MAPK信号通路抑制HBV-HCC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2025年04期 v.53;No.264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5K]
  • 血清miR-483、miR-210、Klotho蛋白水平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杨静静;吴涛;邢燕春;邱颖;江欣;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483、miR-210和Klotho蛋白水平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根据随访2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将其分成心血管并发症组(26例)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34例),对比两组血清miR-483、miR-210和Klotho蛋白水平。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483、miR-210和Klotho蛋白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尿毒症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心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清miR-483和miR-210水平均较非心血管并发症组高,而Klotho蛋白水平较非心血管并发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4.381、3.294,P<0.05);Logistic分析得出,年龄、血液透析、高血压、血红蛋白、LVMI、miR-483和miR-210是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LVEF、Klotho蛋白是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483、miR-210和Klotho蛋白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701、0.806、0.734、0.869,联合预测优于单一预测(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清miR-483和miR-210呈高表达,Klotho蛋白呈低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53;No.264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对通讯作者有关事宜的通告

    <正>本刊自2007年第1期起,要求凡刊用文章须标注通讯作者及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特提醒作者注意:投稿时务必于文章首页作者单位下方标明通讯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凡新投文章内注明通讯作者的稿件,稿件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邮寄稿件收稿回执、退稿、稿件退修、校样、版面费、稿件处理费等)均与通讯作者联系。文内未注明通讯作者的文章,按国际惯例,本刊默认第1作者为通讯作者,并在刊登时将其姓名和Email地址脚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角,且有关稿件的一切事宜与第1作者联系。

    2025年04期 v.53;No.264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正>1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GB/T 3358.2-2009、GB/T 3358.3-2009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排印。2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025年04期 v.53;No.264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关于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正>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或者ng/(kg·min);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首次出现不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处用括号加注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单位使用mmHg或cmH_2O,但文中首次出现时用括号加注(1 mmHg=0.133 kPa或1 cm H_2O=0.098 kPa)。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2025年04期 v.53;No.264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与志谢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和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1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1.1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3)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

    2025年04期 v.53;No.26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 什么样的临床研究需要注册?

    <正>目前,临床研究注册的要求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必须在研究开始前注册,观察性研究目前尚无统一要求,但有需要注册的趋势。该规定自2004年开始实行,但我国学者在临床研究注册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须进一步加强。国际认可的临床研究注册网站均为免费注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及中国均有国际认可的注册网站。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澳大利亚-新西兰注册中心(ANCTR)、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印度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TRIndia)、英国ISRCTN、伊朗临床试验注册中心(IranCTR)、斯里兰卡临床试验注册中心(SLCTR)、荷兰临床试验注册中心(NLCTR)、德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GCTR)、日本临床试验注册协作网(JRCTR)、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gov)、泛非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ACTR)、拉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LACTR)等。

    2025年04期 v.53;No.26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临床研究

  • 基于置信职业理论的外科医师评价制度对择期手术质量的实证研究

    梁玉莹;叶祉青;袁西;邱霓;蔡晔芬;闫冰川;欧阳斌;

    目的:探索跨专业协作的置信职业行为医师评价制度对择期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跨专业协作的EPA评价体系,据此实施外科医师手术能力评估及权限准入管理。通过病案系统提取新制度实施前后各1年的择期手术患者数据,对照组(7572例)与实验组(7561例)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保留14 160例(各7080对)。配对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方式与手术并发症的关联性,并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匹配后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78%比0.44%,χ~2=6.74,P=0.009)。调整年龄、手术分级和专科手术后,EPA评价方式与并发症风险降低显著相关(χ~2=2.01,P=0.045,OR=1.79,95%CI:1.01~3.15)。评价方式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存在有统计意义的直接效应。结论: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外科医师评价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安全。

    2025年04期 v.53;No.264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 交替区域入肝血流阻断对肝癌手术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维山;程志国;何佳;

    目的:探讨交替区域入肝血流阻断对肝癌手术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肝癌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基于术前评估及手术计划制定阻断策略,其中采用常规血流阻断3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交替区域入肝血流阻断3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IgG、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手术采用交替区域入肝血流阻断可提升手术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2025年04期 v.53;No.26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 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唐倩;胡群帆;吴国翠;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60例,均行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记录术后DVT发生情况,分析DV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60例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DVT 20例(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高血压、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史、术前凝血≥2项异常、术后卧床时间≥5 d为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易发生DVT,需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围术期管理,保证治疗安全性。

    2025年04期 v.53;No.26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临床实践

  • 不同辅助方式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老年肾结石患者治愈情况的影响

    陈少锴;黄彬洪;陈鸿槟;

    目的:探究不同辅助方式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老年肾结石患者治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85例老年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软镜鞘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评估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肾功能、并发症、治愈率与结石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40.06±6.01)min、术中出血量:(9.09±2.70)ml、住院时间:(4.19±1.18)d、下床活动时间:(1.49±0.22)d]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4.06±6.54)min、术中出血量:(12.11±2.97)ml、住院时间:(5.11±1.42)d、下床活动时间:(2.11±0.18)d],结石一次清除率(97.64%)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Cys-C水平(619.87±116.54)μg/L低于对照组(714.25±140.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与普通软镜鞘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老年肾结石患者治愈率相当,但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手术时间短、一次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2025年04期 v.53;No.26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 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在门诊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分析

    潘志铭;黄俊杰;莫秀晓;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在门诊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24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和研究组(4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置入纤支镜时(T_1)时刻心率及MAP较麻醉生效后(T_0)时刻均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患儿T_1时刻心率及MAP、苏醒后5 min、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丙泊酚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苏醒后遗忘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儿童纤支镜检查有利于检查操作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快且镇静效果良好,减少患儿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5年04期 v.53;No.264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 广东省中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齿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守娟;胡秋斌;赵然;林锦萍;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齿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2所幼儿园3~6岁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分析影响儿童发生龋齿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6岁学龄前儿童4656例,其中有2286例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患龋率为49.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痛,晚上吃甜点和饮料,住在镇区,年龄,甜点心及糖果、甜饮料,加糖饮料等是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认为乳牙坏了需要治疗、父母带孩子去看牙和孩子出生6个月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中山市3~6岁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当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碳酸饮料及加糖饮料的摄入。

    2025年04期 v.53;No.264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 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

    吴卓荣;林杰;苏文成;曾思樑;

    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术(BAL)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纳入72例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6例),采用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BAL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研究组(94.44%)较对照组(75.00%)高(P<0.05)。SpO_2、PaO_2水平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高,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aCO_2水平较治疗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WBC、PCT、CRP水平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BAL治疗肺部感染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2025年04期 v.53;No.264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病例报告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儿复苏期并发支气管痉挛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付佳蕊;林锦波;张云凤;周树勤;

    总结1例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儿在复苏期并发支气管痉挛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早期识别支气管痉挛,解除痉挛,保持适当的麻醉深度,维持组织氧供,预警式血气分析监测,苏醒后的心理护理。经过治疗及综合护理,及时缓解了患儿支气管痉挛症状,病情稳定后出院。通过本案例加深护理人员的临床认识,为处理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53;No.26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综述

  • 乳酸化修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陈慧琳;王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为全球常见的慢性肝病,已成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重要诱因,其发病机制涉及脂质代谢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慢性炎症反应等多重环节,目前临床尚缺乏特异性治疗策略。乳酸化修饰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其通过动态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和细胞代谢重编程,深度参与NAFLD的病理进程。本文对NAFLD的病因学、乳酸化修饰的生化特征及其调控网络、关键靶蛋白的乳酸化修饰在NAFLD各病理阶段中的分子机制、基于靶向蛋白质乳酸化调控的创新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揭示乳酸化修饰在NAFLD中的双向调控作用,为开发精准分子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2025年04期 v.53;No.264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周学娇;刘畅;谭兴;王伟忠;

    目的: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失眠对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诱发其他疾病。目前失眠的机制和诊断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不稳定。尽管药物在治疗失眠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成瘾性、戒断反应等导致临床使用受限,因此开发无创治疗手段对于失眠治疗至关重要。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对失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介绍了失眠的发生机制、rTMS治疗的频率与部位,并就rTMS治疗失眠的机制重点展开综述。

    2025年04期 v.53;No.264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正>《广州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73年,为广州医科大学主管、主办的公开发行学术期刊。钟南山院士担任本刊的荣誉总编辑。本刊曾在多次的全国高校学报和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优秀编辑奖,现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期刊,开设栏目包括论著、临床研究、临床实践、病例报告、护理、综述等。本刊宗旨为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科研成果及医药信息,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的学术期刊。1对稿件的要求1.1稿件内容稿件内容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要求用词准确、语言精炼、语句通顺、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2025年04期 v.53;No.264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下载本期数据